在線監測數據當前已經成了大氣污染治理、監督和管理等的重要依據,對于VOCs也同樣如此。“十四五”期間,VOCs減排是大氣污染治理的主要任務,重點企業做好VOCs在線監測的重要性由此不言而喻。
近來,全國各地都已經打響藍天保衛戰,而臭氧(O3)超標已成為制約各地優良天數達標的關鍵指標。作為導致臭氧超標的重要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越來越多地受到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關注。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賀克斌就曾指出,大氣污染治理的主要矛盾和短板是VOCs,這是因為VOCs是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的重要前提物,因此,VOCs減排已經成為“十四五”期間大氣污染治理的主要任務。按照《大氣污染防治法》要求,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安裝、使用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并依法公開排放信息。VOCs治理難度大是因為其來源廣泛,具有揮發性,治理難度較大,為達到精確治污、科學治污的效果,需要在線監測來為相關部門的治理和管理提供依據。
有政策規定,自動監測系統(CEMS)設備在環保設施正常運行狀態下所提供的實時監測數據目前作為環境保護部門進行VOCs總量控制、排污申報核定、排污許可證發放、環境預警和現場環境執法等環境監督管理的依據。
由此可見,VOCs在線監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資料顯示,從“十二五”開始,我國陸續開展了VOCs治理工作:
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進一步明確了石化、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需要進行VOCs控制;2015年8月,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首次將揮發性有機物(VOCs)納入監管范圍;2016已有天津、山東、山西等省(區、市)開展VOCs污染源安裝在線監測設備試點。
隨即,各地方積極響應,上海、北京等地也針對固定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連續監測相繼出臺了技術規范。
調研發現,目前全國已安裝的VOCs自動監控系統主要針對非甲烷總烴。2018年,《固定污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和《環境空氣和廢氣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便攜式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等發布。
2020年3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印發《固定污染源廢氣中非甲烷總烴排放連續監測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對VOCs在線監測治理的設備供應商具有巨大的技術指導和要求作用。業內人士表示,這是生態部發布的第一個在線VOCs分析儀的使用標準。
涉VOCs治理企業該如何安裝呢?
VOCs在線監測系統都需要有一個安裝工作平臺,安裝要位于固定污染源排放控制設備的下游和比對監測斷面上游,不受環境光線和電磁輻射的影響。一個完整的VOCs在線監測系統包括采樣系統、預處理系統、氣體分析系統和DAS系統等。
據了解,自動監測數據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更準確,適用于日常監測管理。有專家指出,當前我國未對揮發性有機物組分在線監測有所表述,未來我國將繼續加快對在線VOCs監測標準的制訂。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中,VOCs在線監測系統將成為企業和相關部門推進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依據。
延伸閱讀:廠區VOCs監控點的一般監測要求
對廠區內VOCs無組織排放進行監控時,在廠房門窗或通風口、其他開口(孔)等排放口外1m,距離地面1.5m及以上位置處進行監測。若廠房不完整(如有頂無圍墻),則在操作工位下風向1m,距離地面1.5m及以上位置處進行監測。
針對廠區VOCs無組織排放監控指標選擇NMHC,因為其便攜式儀器比較穩定。為了明確廠區內監測位置,這里明確了監測采樣位置。這里針對的是廠房,不再包括儲罐區;針對廠房,如果是通過排氣扇排放廠區外,則在排氣扇外監測;如果是通過通風口排放,則應該為通風口外1米進行測量。即使通風口在廠房,也需要進行監測。
廠區的分析方法:為了便于統一執法,規定了NMHC為1小時均值,以及間隔采樣時間的要求。
具體為:“廠區內NMHC任何1小時平均濃度的監測采用HJ604規定的方法,以連續1小時采樣獲取平均值,或在1h 內以等時間間隔采集不少于3個樣品計平均值。廠區內NMHC任意一次濃度值的監測,采用HJ604規定的方法,采集不少于3個樣品,取最大一次值,或者按便攜式監測儀器相關規定執行。”